行业新闻

69岁老人用錾子雕刻四大名著人物 已完成160尊石像

2024-06-22 11:20: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叮叮叮……”6月24日,巴南区鱼洞街道花土湾社区一民居的院坝里,传出手锤敲击錾子的清脆声音。记者循声而去,找到了正凝神雕刻三国名将张颌石像的牟登德。

  牟登德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9岁。30多年来,雕刻“四大名著人物像”已成为牟登德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迄今,他已雕刻完成了约160尊“四大名著人物像”。

  牟登德年轻时曾当过几年石匠,颇有些感觉。上世纪70年代,喜欢看书的他萌生了以青石为材质雕刻四大名著人物像的想法:“四大名著是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用石像这一形式来阐释名著里头的人物形象,很有意思啊!”

  从雕刻“梁山好汉”开始,计划很快付诸实施。30多年来,他先后完成了《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西游记》中唐僧、悟空、八戒和沙僧以及各路神仙的石像雕刻。前几年,又将目光转向《三国演义》中一众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随着石像越来越多,家里放不下了,牟登德便将自家的两个门面收回来,用于存放这些宝贝。

  面带微笑、斜挎布袋的“及时雨”宋江,怀抱酒坛、憨态可掬的“花和尚”鲁智深,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孙二娘……记者在一间专门摆放石像的屋子里看到,一尊尊石像表情生动、栩栩如生,高度从6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

  “名著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不同,表情、举止和服饰打扮各异。要刻好石像,就要反复钻研名著、摸清不同人物的特点,比如史湘云命运多舛,王熙凤泼辣能干、权力欲强,这些都是‘石头以外’的功夫。”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侃侃而谈。

  完成一尊石像的雕刻,需耗时3个月左右。为加快进度,牟登德前些时候选定侄儿牟元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两人一起忙活。目前,他设想中的30多尊三国人物石像雕刻已完成大半。

  曾有外地石雕爱好者甚至海外收藏家找上门来,要收购石像,被牟登德拒绝了。“这些石像对我来说是无价的,我要把它们留在重庆。”他说。

  记者了解到,牟登德的得意之作曾多次参加大型展览,比如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南坪会展中心就展出了他的5尊梁山好汉石像,引来众多市民争睹。

  河南巩义的七帝八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檐间飞鸟”介绍,经过千年的破坏,现在的永昌陵,只剩下麦地中两排列兵一样的石像守护在此。”对于游人踩踏石像的行为,他表示确实有这种情况,但很快就被工作人员制止了。

  澳大利亚总检察长兼艺术部长乔治·布兰迪斯5日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将一尊澳方截获的中国清代观音石像正式移交中方,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马朝旭代表中国政府进行了接收。

  昨日,本报AII03版以《市民挖野菜,“挖出”2米高石像》为题,报道市民张先生发现古代石翁仲,并由洛阳博物馆暂存一事。“石翁仲是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其始于秦代,后指站立在陵墓或者庙堂前的文武官员像,不同时期的石翁仲形象各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