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川西北最大可移动圆雕石刻观音立像 年代可追溯到隋唐以前
绵阳市游仙区涪江东岸的碧水岩边,藏着一处秘境——碧水寺摩崖造像:崖壁上除雕刻有25龛石雕像外,殿内还藏有川西北最大可移动圆雕石刻观音像。据考证,崖壁石雕像始刻于初唐,圆雕菩萨立像则可追溯到隋唐以前。
11月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绵阳市游仙区碧水寺,探访了这处摩崖造像。
碧水寺创建于唐代,初名水阁院,北宋大观年间扩建后,改名为碧水寺。因崖壁泉水终年流淌、叮咚悦耳,故民间又称作滴水寺。
当天,记者沿着绵山路,顺着台阶来到碧水寺。碧水寺主体建筑飞檐翘角,上指蓝天,下连碧波。古树佳木,遮天蔽日。山光水色、园林古迹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天然艺术画卷。由于寺庙正在修建消防工程,暂时没有对外开放。
进入观音殿,就能听到石壁后面传来“滴答”的滴水声,抬头可看见凸起的岩壁上所雕刻的石雕像。“碧水寺共有25龛佛教造像,最主要的是释迦牟尼讲经。”碧水寺工作人员李洪斌说,碧水寺摩崖造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四川属于较早期的佛教石刻造像,处于模仿北方艺术样式的阶段。碧水寺以佛教艺术为主要特点,石刻雕塑有释迦牟尼讲经,以及一菩萨二弟子。
据李洪斌介绍,大殿一层巨型悬空崖壁上刻有18龛120尊佛教造像,金刚经三十二品,为唐宝应元年(762年)所造。18龛佛像造像分布在崖壁的南面和西面,每龛皆为圆拱形,龛楣刻有璎珞、垂幔华盖,造像为深浮雕,或三五尊、或数十尊不等。大多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金刚经刻于西面高1.24、宽2.7米的长方形崖壁上,格内为金刚文,约4000字,楷书。字体方正秀劲有力,结构谨严,堪称书法佳品。“石壁上的金刚经是比较少见的,并且雕刻得比较精美。”李洪斌说,碧水寺里的摩崖造像采用的是青石,虽然质地较好,但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大的龛内造像保存较好,还能看到清晰的模样,一些小龛里的造像风化比较严重,急需进行保护。
观音殿内,除摩崖石刻佛像外,大殿两侧还立有两尊明代的石刻军士雕像,右侧是一尊站立的圆雕石刻观音立像。观音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头戴华蔓冠,额中有慧眼,耳缀环,臂戴钏,双眼轻合,面带微笑,神态安详,超凡脱俗;袒右胸、斜披贴身袈裟、束腰,璎珞从肩部下垂于脐,下着长裙;左手持净瓶,右手执杨柳枝,体态丰满,雍容慈祥。
“这尊观音像最早供奉在开元寺,后来出土后移至碧水寺。”李洪斌说,这尊保存较好的圆雕石质观音立像通高3米多,是川西北最大可移动的圆雕石刻观音像。
据《绵阳县志》记载,开元寺被毁后,这尊观音像被埋在土里。被发现时,观音像已断为两截。后来在对其修复时,重塑残缺的双手,做成持净瓶状,而过去的文献记载只称其为石佛。
对于这尊重圆雕石刻观音的雕刻年代,李洪斌说,在唐代以前,观音菩萨像都是男身,民间的观世音造像转化为女相,大概是从南北朝开始。这尊圆雕石刻观音立像,容貌呈男身女相。初步认定,雕刻年代应该在隋唐以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