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龙兴寺出土的佛教石刻造像彰显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2024-04-08 22:28:5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994年8月,在清除龙兴寺残塔的施工过程中,在残塔地宫的石室里发现了一处用砖砌成的长、宽各2.6米,内深2米的密封式正方形空间,里面散乱堆放着一批残破的佛教石刻造像。

  龙兴寺残塔地宫内所发现的数十件佛教石刻造像,除六件刻有年代、铭文的造像碑及圆雕类的石刻外,多为圆雕的石质立像,且大多数为观音像。

  这件刻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背屏式双菩萨立像”的背屏顶端呈圆形,右菩萨高26.5厘米,左菩萨高25.5厘米,底端伸出一方形平座,座上雕刻有一大仰覆莲圆台,圆台上并立两尊菩萨像。

  右边的一尊菩萨顶挽高双髻,髻前束小冠,冠侧缯带垂肩,戴圆形素面项圈,项圈上垂一串璎珞,璎珞垂及膝下,绕向右侧。上身斜挂络腋,腋带垂左胸侧,曲右腿,右手上举,左手下垂提带。帛带两道绕腿前相交。左边的一尊菩萨挽云状高髻,束冠,璎珞从左膝绕向后侧,右手下垂提瓶,左手举胸侧呈握物状。

  背屏式造像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造像形式。双观音像是四川地区南北朝后期开始流行的题材,到唐代成为四川佛教摩崖造像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这两尊观音像,长发披肩,腰腹部肌肉明显,下系长裙,裙腰呈粗绳状,身体曲线突出,显现出佛教石刻造像从南北朝时期向唐代过渡的特点。

  南北朝后期的作品开始出现唐代的风格迹象,受内地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比如服装、饰物等方面;在色彩上,重彩浓抹,表现技法日渐成熟。南北朝及之前的菩萨形象,以端严为美;隋代的佛像,以前腹突起,站立的重心向前倾作为标准姿态;唐代的佛像,头部稍侧,扭腰屈体,形成S型,也称头、腰、臀三段屈曲式。

  这尊圆雕观音像,通高160厘米,座高18厘米,头戴三叶高花冠,冠前饰一佛,化佛结跏趺坐,有圆形头光,施禅定印。冠两侧垂缯带,带上饰珠链,长发垂肩。戴项圈,上身挂络腋,腋带一端垂胸侧,下系长裙,裙上端外翻,裙腰呈粗绳状。肘部及双手均为出土后补塑,立于仰莲圆台上,圆台下有圆形座基。

  圆雕观音立像的项圈上悬坠装饰有两串璎珞,璎珞相交腹前,相交处饰有宝相花,戴花形臂钏,帛带绕腹前和腿上两道,是典型的唐代菩萨造像。菩萨头后有插头光用的榫头,是四川唐代可移动菩萨造像中最常见的形式。

  唐代佛教造像多以现实中的高僧为原型,特点就是:雄浑、丰满、温和。加上华丽的衣装、佩饰,以及飘举的帛带,更衬托出佛像优美舞姿般的造型。

  这尊刻于唐代的圆雕菩萨立像,通高137厘米,座高23厘米。立像头挽双髻,戴三叶花冠,冠前立有一佛像,头的后面有插头光用的榫头。这尊圆雕菩萨立像为典型的唐代菩萨立像,头两侧缯带、鼻、耳垂、帛带、双手及所捧着的如意,为出土后修补的。双凤含绶为唐代较流行的图案,但大都用在金银器或丝织物上,佛教上也多用于各种雕刻的装饰部位,用于造像的璎珞中却很少见,因此,此尊圆雕菩萨立像殊为珍贵。

  唐代的佛像在人体造型上的又一大特色就是以胖为美。其实这种“胖”,就是丰满。唐代的陶俑是这样,人物画也是如此。佛的形象已不是魏晋南北朝传承下来的飘逸的士大夫情趣,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丰硕。在造型艺术方面,佛教造像从静态转向动态,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这件扁体碑形的造像石,刻于周(武则天)圣历元年。材质为青砂石,碑体已残,高27厘米,上薄下厚,厚度为2.5厘米至14厘米。石碑的正面中部为头部全残的佛像,左手捧物,右手靠膝,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下有一狮子承座,两侧刻有莲花和卷叶。佛的两侧有两个赤足立于莲台上的菩萨。造像石的背面刻有38字的隶书铭文,字迹秀劲工整。

  据考古发现,在大周(武则天)纪年石刻的铭文中,就有武则天改制的12个文字中的4个。这些字当时已流行于敦煌、昆明等边远地区。在彭州龙兴寺古残塔的地宫中发现的这两件石刻上的文字,再次证明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国力十分强盛,令出即行。

  这批发现于龙兴寺古残塔地宫中的残损石佛像,疑为唐武宗灭佛时所毁坏的。按照唐宣宗时彭州刺史陈会撰写的《彭州九陇县再建龙兴寺碑》一文中描述的“会昌五年废为闲地……钟声绝耳,楼台为薪。”故这批残破的佛像及造像石碑,应该为当时所毁,在重建龙兴塔时,将其藏入地宫之中的。

  彭州市龙兴寺古残塔地宫内出土的石刻佛像,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533年到公元737年,前后相距了205年的时间。历经梁、隋、周、唐四个朝代,这些石刻佛像的造型风格和文字都有不同的变化。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佛门的善男信女们为生者和逝者祈愿而造像供养。

  这批出土的佛教石刻造像及圆雕佛像虽然大多已经残损,但其中也不妨有一些堪称石刻造像中的精品。为此后研究南北朝和隋、唐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提供了大量有力的实物佐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