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取尼山石讲诉“孔子的一生”

2024-11-28 05:50: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伴随着朵朵飞溅的“石花”和铿锵悦耳的“石音”,一方方古朴的尼山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石雕项目传承人杜庆收的一双巧手打磨雕琢下,《尼山致祷》《麒麟玉书》《钧天降圣》……数百件栩栩如生的作品由此“问世”。

  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简雕刻、精雕刻……多种绚丽的雕刻手法与纹理精腻的尼山石相得益彰,106件尼山石雕,用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孔子一生的故事”。可在杜庆收看来,这不仅是雕刻技艺的展示,更是他与先师孔子通过“尼山石”进行的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

  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棂,造型丰富、栩栩如生的《孔子圣迹图》系列石雕作品投影在墙壁上,光影流转之间,杜庆收却稳坐在工作台前,专注于指尖下的刻件,化刀为笔,匠心点韵,十几种刻刀在手掌间不断转换游走在尼山石上,随着时间的流逝,精细的纹路也逐渐显现出来。

  “整套作品取材自明代《孔子圣迹图》线件,已于去年年底全部完成。”在杜庆收看来,作品虽已完成,但是每件作品仍有不足之处,需要随时进行打磨和改进。

  选料、设计、画稿、用凿……一件石雕作品,一般需要花费1-2个月的时间,但是106件《孔子圣迹图》系列石雕作品,杜庆收却是从2013年着手创作,到2022年底才完成,花费了9年的时间。而这背后,是杜庆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一茬接一茬的“瓶颈期。”

  “原石讲原事,在我看来,通过雕刻讲诉孔子的故事,尼山石则是最好的材料。孔子诞生在尼山,尼山石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被注入了更多灵气。”杜庆收认为,尼山石蕴含的岁月积累的精华之气是其他石料远不可比的,但却在雕刻的过程中,因没有合适的工具让杜庆收犯了难。“尼山石材质较软,市面上没有专门的雕刻工具,所以现在我使用的这些工具,都是自己制作的。”

  《先圣小像》是《孔子圣迹图》的开篇之作,也是杜庆收“动刀”的第一件作品。“因为是第一件作品,所以我按照常规的雕刻方式进行创作,更多突出的是山水风景,却忽略这套作品更多需要体现的是要还原故事场景。”因为没有找到创作灵感,“第一件”作品失败了,杜庆收又开始了重新创作。“雕刻中,故事人物的面部,不仅要遵循古人特征,还要刻画古时的意蕴,让人心生敬意的同时不产生距离感。”杜庆收说,“返工”的现象很常见,为的就是让雕刻的人物形象赋予古意,让后人更直观地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来往不断的人流穿梭于尼山脚下,带走了山中的浮泥,经过岁月积淀的尼山石成为讲述“孔子一生的故事”最好的材料。如今,它们的讲诉变成了时间馈赠给曲阜这座城市最好的礼物。而杜庆收也成了时间的“使者”。

  1998年,杜庆收离开安徽砀山,来到曲阜学习、钻研手工雕刻技艺。从木雕雕刻到尼山石雕,杜庆收的技艺日渐精进。“来到曲阜以后,我发现曲阜的文化线年来,杜庆收时刻感受着圣人故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一名雕刻者,我对孔子思想充满了浓浓的敬意,始终带着一颗虔诚之心,雕刻每一尊关于孔子的形象。杜庆收将雕刻不断创新,尼山石也在他的刻刀下有了“情愫”。

  而在《孔子圣迹图》系列石雕作品中,杜庆收不仅使用了石雕的传统工艺,还加入了木雕技艺,并融合了尼山石雕和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在充分尊重明代线描本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元素。

  现如今,《孔子圣迹图》系列部分石雕作品正在尼山耕读书院进行展览。在他看来,作品的展出不仅是让世人熟知和感触儒家文化,更是把尼山石雕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们把技艺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到人们身边,才能真正地去推广去传承尼山石雕刻技艺。”杜庆收说,技艺的传承并不需要拘泥于拜师收徒的形式,只要有人想要学习、研究,作为传承人就有责任传授自己掌握的技艺。

  “每每在雕刻过程中,仿佛自己在和至圣先师进行一场时空对话。”面对百余幅作品,杜庆收颇为感慨,纵使近十年创作的背后,杜庆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十只手指伤痕累累,颈椎、腰椎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杜庆收依然坚定地没有放弃。“要传承就一定要有创新,所有的传承都是从坚持中而来,没有坚持就没有传承。所以我誓要一辈子去守护好我们的传承。”未来,杜庆收希望是可以通过更多作品展示尼山石雕技艺,通过“讲诉”儒家文化,让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这项技艺的队伍中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