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石刻作品_熊文彬_中国西藏网

2024-07-03 23:14: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石刻作品也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极其流行的雕塑形式之一,与金属雕塑和泥塑作品相比,不仅数量更大,而且也更具有民间性、广泛性和随意性。石雕、摩崖造像、石窟造像和石刻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几种主要形式。

  石雕主要有圆雕和半圆雕或高浮雕几种形式。西藏现存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创作于吐蕃时期,其中山南穷结县的藏王墓狮子石雕、昌都察雅县的丹玛扎和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大日如来佛等高浮雕作品最为著名。藏王墓石狮子石雕现存两尊,位于赤德松赞赞普陵墓正面,其中一尊已经残损。现存完整石狮高1.45米,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石狮呈蹲坐状,四肢粗短,结实有力,矗立在石基上;头昂视,嘴唇微张,双目炯炯有神;卷曲的狮鬃披覆脑后,犹如悬垂的瀑布。整件作品刀法简洁、洗练,注重块面的塑造,具有体积感,造型极其威武雄壮,充分展示出雕塑家高超的雕塑技巧。丹玛扎和文成公主庙石雕题材相同,为大日如来佛及其胁侍八大菩萨普贤、文殊、金刚手、除盖障、虚空藏、观音、弥勒和地藏菩萨等。(大日如来佛及其胁侍是吐蕃时期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据传说,二者都是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嘱令随行工匠雕刻而成。此两处现存雕塑保存完整,佛和菩萨均为高浮雕立像。人物造型高大,其中文成公主庙的大日如来佛高达7.3米,胁侍菩萨高达4米,均上色敷金粉。尽管敷色厚重,但仍能看出饱满的双颐,丰满的体态和雕塑的质感。丹玛扎石雕的技法、造型都与文成公主庙石雕大致相同,与唐代中原内地的石雕关系密切,不同之处在于它有明确的纪年,从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石窟造像在西藏为数不多,的查拉路普是惟一一座保存石刻作品的石窟。石窟寺为吐蕃时期修建,但其中的造像为随后陆续雕刻而成。造像主要分布于中心柱四周和窟壁,题材由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等宗教题材和赞普、王公大臣等世俗人物等组成,后者包括松赞干布及其尼泊尔公主赤尊公主以及著名大臣禄东赞的造像。这些造像形制相对较小,风格各异,均上色敷金。早期造型具有比较浓重的印度风格痕迹,菩萨多上身,高发髻,披帛,下身穿着贴体紧身裙裤,佩带耳环、项链、手镯、臂钏等装饰品,手结各种契印。

  摩崖造像在西藏的石刻作品中较为流行,其显著的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作品以浅浮雕和线刻为主,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位于市布达拉宫西南侧的药王山摩崖造像是西藏现存摩崖造像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也最为著名的同类造像作品。从吐蕃时期开始,在药王山西麓长达近2公里的山崖上,雕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刻造像,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座天然的露天摩崖造像博物馆,气势十分壮观。这些造像大小不等,小至数厘米,大至数米,错落分布其间。造像题材广泛,不仅有佛国世界的诸佛菩萨、弟子、护法等各种神灵,也有高僧大德、教派传人等大量的历史人物。与寺院中的雕塑相比,这些造像尽管在造型、手印、姿势等方面都遵循了佛教经典和仪轨的传统,但创作相对比较自由,打破了佛教造像长期以来的机械和单调,清新自然,令人耳目一新。作品粗犷、朴实、简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色彩的敷色和周围飘逸的经幡,为这些造像又增加了强烈的神秘气息。山脚下接踵而至连绵不断的朝圣者,不时偶尔传出的民间云游艺人的雕刻声,将整个造像还原到原来的文化氛围之中。对云游艺人和这些造像的施主即虔诚的信徒而言,创作这些佛像作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艺术品创作过程中和出资创作这些佛像的行为所聚集的无量功德。位于寺院四周、山口、圣山、圣湖边嘛呢堆上的大量石刻作品,是西藏这一独特文化的充分体现。

  石刻作品是西藏雕刻艺术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最为流行的雕刻形式之一。与其他形式的雕塑作品相比,浮雕和线刻石是这类作品突出的技法特点。由于这些作品大都刻在片石上,因此很少见到圆雕和高浮雕作品。石刻浮雕技法通常是在凿平石面的基础上,留出所雕刻形体部分,而后再雕出突出的形体,从而使形体具有三维空间感。线刻又有阳刻和阴刻之分。阳刻是在石面上留出形体部分,而后凿去其他与形体无关部分,其程序类似于浮雕。阴刻则与此相反,而是直接在光滑、平整的石面上刻出单线图案,其效果类似于绘画中常有的白描手法,主要由线条来表现形体。此外,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即先以浮雕形式刻出形体或图案主体部分,剔除其余部分,使形体或图案具有浮雕效果之后,再用单线阴刻的技法精雕浮雕形体或图案。这种技法将大刀阔斧与精雕细琢风格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石刻作品与摩崖造像和石窟造像作品一样,部分作品也进行了上色和敷金。

  在题材上,石刻作品除表现诸佛菩萨、弟子、高僧大德、明王、本尊和护法神等人物造像以外,文字即佛经的雕刻也是其中的主要题材。除常见的六字真言外,大量文字取自于与之相关的各种佛经。有的佛经几块石刻即能刻下,而有的则长多达上万块石刻。这些刻经石刻被重叠垒起,形成连绵数里的石经墙,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西藏现存石刻分布很广,遗存丰富,几乎遍及西藏各个角落。有人因此称西藏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石刻艺术馆和石头图书馆。在年代上,位于的帕邦喀和桑耶寺的石刻作品历史最悠久。帕邦喀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初不久就出现了石刻作品。帕邦喀是传说中藏文的起源地,因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在此创立藏文而著名。相传,当吞弥·桑布扎按照松赞干布的命令创制完藏文之后,松赞干布十分高兴,随即用新创制的藏文在石壁上写下了六字真言。此时,从南方突然射来万道金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依次分别从金光中迸发而出,扑入岩石,并留下了各自的尊容。松赞干布于是命令工匠将六字真言和菩萨像雕刻出来,从而肇开石刻之先,陆续留下了大量的石刻作品。位于山南扎囊县、建于公元763年的桑耶寺周围留存的石刻作品,创作时代也较早。从敷色来看,位于藏北当雄的康玛尔寺石刻最具特色。在寺院L型一侧的密室四周墙壁上砌满了30-50厘米不等的石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雕刻精美,而且都全部上色。颜色主要为暗红色、土黄色和蓝黑三种组成。由于佛殿内长期被酥油灯熏绕,因此所有的色彩都被统一到烟色之中,色彩与线条圆满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石刻作品更加凝重、肃穆、庄严,富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金属雕塑、泥塑、石刻、木雕等传统古老的艺术种类,经过师徒或家庭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在西藏的寺院里、神山下、圣湖边,都随时可以见到艺术家们的身影和他们的作品。如在地处市中心的药王山脚下,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刻作品在不断地增加,山脚下不时传来敲击石头的声音,常常能看到来自各地的民间石刻艺人的身姿。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传统艺术,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各种艺术家协会和古建筑队,将各种学有所长的艺术家集中在一起,进行创作、传艺,维修古代建筑,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一批又一批精通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年轻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地脱颖而出。传统艺术不仅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同时为古代重要艺术古迹的维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著名的布达拉宫、山南扎囊县的桑耶寺、阿里扎达县的古格王国遗址等重要文化艺术遗产的维修中,他们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从昌都卡若等一批新石器的文化遗址来看,西藏建筑艺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详细]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在西藏古代建筑艺术中,最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从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主体风格的形成,其间大体经历了寺庙、寺院、...[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