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四川广元白花石刻——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广元白花石刻,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及精湛的雕刻工艺形成一绝,被誉为全国四大名刻之一。2008年,白花石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辞海》记载:“四川广元地区有一种细密柔润的石料,在猪肝色和墨绿色的石块中,呈现出白色、灰白色、淡绿色的石层,当地艺人雕刻各种形式的烟盒、文具等实用品,称为广元白花石刻”。
早在隋、唐时期,广元石刻就由凿崖造像逐步演变为雕石为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元民间艺人利用赤白相间的白花石,因材设计,雕刻成色彩分明的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石屏、砚台、笔筒、花钵、笔架等。
从选料开始,到下毛坯、构思、打花坯、精雕,完成一件白花石刻作品,要经过几十道手工流程。白花石刻第五代传承人唐骏,既立足于传统,又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喜上眉梢》《剑门雪霁》《蜀道春早》等作品,不仅传承了古老的中华雕刻艺术精髓,还为白花石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让千年顽石唱出了新的生命赞歌。
你见过石头会开花吗?你见过石头绽放绝妙的风景吗?有些石头,在经历千磨万击之后,会以一种惊艳的方式,与人诉说世间万物的奇特与美好。
在四川广元,有一种产自深山的罕见石头,赤(绿)白相间,质地细密柔润,名为“白花石”。清朝年间,广元石刻艺人利用其天然色彩和纹理进行雕刻加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白花石刻艺术。时光流转,白花石刻以其独特的石料、精湛的工艺而声名远播,与浙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刻。
时至今日,广元还有一位技艺精湛的白花石刻艺人,几十年如一日,让那些山野顽石在他指尖绽放旖旎的风景。他叫唐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广元,上西坝。江畔杨柳依依,河湾路10号,临江的小院里,干净整洁的两层小楼,高高的栅栏上铺满七里香绿色的枝条,洁白的花朵一簇簇一团团竞相开放,蜜蜂在花间轻盈飞舞。阳光穿透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几滴鸟鸣落下来,丝毫未影响工作台前专注于精雕细琢的唐骏。这座静谧的小院名为“铁笔斋”,是唐骏的白花石刻工作坊,也是集展示、生产、教学、研发于一体的“广元白花石刻传习所”。
提起学习白花石刻的时光,唐骏没有过多感慨。或许,那些艰辛的磨砺早已融入灵魂,成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中最稳固的那一部分。
唐骏的姨妈刘玉琼白花石刻第四代传承人,是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十六岁的时候,唐骏拜师姨妈门下,开始自己的白花石刻生涯。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白花石刻艺人,首先要学习如何采石,接着打毛坯,然后是花坯,最后才是雕刻。”姨妈如此说,唐骏跟着一步步学习。
白花石产自深山,少年唐骏经常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寻找白花石。“但很多时候都无功而返。”慢慢地,他总结出规律,“白花石一般长在悬崖峭壁上,通常站在远处,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条白线。”
一套尺寸不一的錾子,半个拳头大小的铁锤,就是白花石刻的工具。如何轻松地驾驭简单的工具,让石头在铁锤錾子下开出花来?唐骏花了整整十年时间。
光是打毛坯,一打就是三年。所谓打毛坯,就是将粗犷的原料大体打成一块块或长或圆小块石头。受条件限制,打磨石头必须在户外进行。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每天从早到晚,唐骏面对一块块石头,用錾子叮叮当当地敲打。
“又脏又累,日复一日地打,看同龄的朋友们可以到处玩,心里很不是滋味。”少年唐骏手上的錾子挥动得越来越慢,他想放弃了。
姨妈的语气很淡,如她多年来留给唐骏的印象,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也成了一座雕塑。她很安静,但她的手却是沸腾的,张扬的,激越的。这是一种动与静的美妙结合,含蓄与奔放的相离相融。
唐骏想,自己以前不了解她,正如不了解白花石刻一样。遇见她满是期望的眼神,想到自己的梦想,唐骏继续坚持下来,即便是在下雪天双手生了冻疮,指头磨出血,疼得钻心,他也不曾有一天停下,不再有怨言。
接下来的三年,是学习打花坯。先用毛笔根据石头的形状、纹路来作画,再用錾子把图案刻出来。那些粗粝的山野顽石上,终于有山有水有人有物了,唐骏说,从打花坯开始,真切地感受到白花石刻独特的美,再也不觉得枯燥了。为了提升绘画水平,他专程去四川师范大学进修美术课程。
一桌、一椅、一把锤、一套錾,这就是一个石刻艺人的全部世界。对于一个青春少年来说,这样的工作或许过于枯燥且艰辛,但作为学徒的唐骏硬是一声不吭地敲走了十年的时光。
十载的寒暑磨砺,十载的探索研究,年仅26岁的唐骏熟练掌握了白花石刻所蕴含的独特雕刻技艺,开始独立创作,成为传统石刻工艺行业新一辈翘楚。
“雕刻作品非常考验耐性,一块面积约120平方厘米的白花石,要刻一个月。而更大的石屏等作品,可能要刻长达3个月时间。”唐骏说,一件完整的白花石刻作品,至少需要20道工艺,而且件件都是孤品。
在雕刻过程中,要根据石料颜色、纹理变化随时调整图案,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唐骏回忆,有一次,自己在雕刻一只仙鹤时,未能及时注意到石头上的一条细小裂痕,最后裂痕延伸到仙鹤的头部,影响作品效果。经过一番琢磨,他灵机一动,把“引颈远眺”改为“回眸顾盼”。没想到这只姿态独特的仙鹤,被南京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青睐,当场购买收藏。
2003年,全省举办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唐骏得知消息后立即着手准备。他花三个月时间精心创作了一件双面梅花石刻,但在最后打磨抛光时,不小心将花瓣弄坏。因为时间紧迫,再重新制作显然不现实,当时有人给他出主意,叫他把花瓣粘上去,一点小小的瑕疵丝毫看不出来。
后来,有人愿意购买那件双面梅花石刻,依然被唐骏拒绝了。他说,做白花石刻是传承美的艺术,要做到问心无愧,不能让残次作品流入社会。
经过十年沉淀的唐骏,有着异于大多数同龄人的低调沉稳。学成之后,他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依然沉浸在埋头雕刻里,持续提升雕刻技艺,让作品日臻完美。
直到2004年,唐骏携作品砚台《喜上眉梢》首次参加中国四川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博览会,就获得金奖。2005年,他的作品《双面笔架》获四川省首届广告旅游商品广告设计大赛金奖。
2008年,经几番努力,白花石刻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铁笔斋”展示厅内,墙上的白花石刻照片错落有致,展示柜里的一件件白花石刻作品在柔和的灯光下宁静而温婉。
赤白相间的石头上,隐士牵马独行于蜀道,远处关隘高耸,近处草木丛生;雪后初晴,剑山白雪皑皑,被雪花覆盖的房舍、树木,牧归的农人,描绘出蜀道独特的冬景;崎岖的山间小路,一位身着长袍、手杵拐杖、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缓缓前行……凝神细看,一件件以“蜀道”为主题的白花石刻作品摄人心魄。
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唐骏最初以山水、人物、花鸟、走兽为题。2008年,广元白花石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作为新一代的白花石刻艺术代表人物,唐骏多次受邀到北京、杭州、福州等地参加石刻艺术展览,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他发现,将地方标志性景物用石刻的方式呈现,不但能打开创作思路,还能有效地传播地方文化。
“李白一首《蜀道难》流传千古,巍巍剑门关不仅是古蜀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广元最响亮的名片之一。”于是,唐骏开始以“蜀道”为题材,进行白花石刻创作。
《蜀道春早》《蜀道行吟图》《剑门雪霁》《蜀道访友》《蜀道悠悠樵歌声》……唐骏的很多作品与蜀道文化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不仅传承了古老的中华雕刻艺术精髓,还为白花石刻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让千年顽石唱出了新的生命赞歌。
唐骏表示,这些创作灵感,全都来自于自己行走蜀道过程中。“这些年来,只要时间允许,我经常会去剑阁、昭化、朝天等广元境内的古蜀道走走,领略四季风光、植被的变化,并用相机记录下来。蜀道的风物早已铭刻在我心中,我会慢慢用作品表现出来。”
匠人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匠心之大者,莫过于敬畏传统。但敬畏传统不代表墨守陈规。唐骏说:“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传承要结合创新才能赋予作品更长久的生命力。”
除了在“蜀道”题材方面的创作成就,唐骏的高雕镂空“飞龙”石砚、“荷花”鱼钵,以民间传说、山水景色为题材的“嫦娥奔月”、“春江水暖鸭先知”花盆,“泛舟寻春”“白猴盗桃”“海外仙踪”“松涛鹤唳”等鱼缸、花瓶、花盆类工艺品清新自然、惟妙惟肖,极具观赏、收藏价值,成为“广元一绝”,甚至“四川一绝”“中国一绝”。他创作的“喜上眉梢”“剑门雄关”“苏武牧羊”“双龙戏珠”等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一些社会名人收藏。
尽管在业界已有极高的知名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唐骏依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非遗传人的培训基地学习,在自身精湛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既立足于传统,又推陈出新,其技艺之精,雕工之细,令人叹为观止。
2019年4月25日,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携白花石刻作品走进利州区西城中学,为孩子们普及白花石刻基本知识;
2019年5月23日,携白花石刻参加2019“广元造”食品饮料暨文化旅游(石家庄)推介会,引起广泛关注;
2019年6月5日,参加2019广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传统工艺振兴交流会,并在启动仪式上代表传承人作发言;
2019年6月6日,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赴白花石刻传习所调研,给予高度评价;
2019年6月25日,香港培基中学师生走进白花石刻传习所,了解白花石刻;
2019年7月26日,印度留学生参观白花石刻传习所,体验白花石刻制作过程;
2019年7月30日,参加广元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唐骏被广元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广元市文化旅游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的白花石刻已经是广元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之一,作为新时期的非遗传承人,要走的路还很长,传承要不断创新,不断培养传承人”。唐骏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唐骏以广元白花石刻传习所、川北幼专传习坊为媒介,进行白花石刻传承人培养,现已成功培养弟子10余人,开展白花石刻传习讲座3000余人次。为大力推动白花石刻创新性发展,唐骏多次携白花石刻参加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展,并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成都、广元等地大中小学校举办非遗讲座,为白花石刻非遗项目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说起白花石刻的历史,唐骏如数家珍。据可考察的历史记载,光绪末年,巴中魏喜先、魏礼先来广,随胞叔魏宗清学习白花石雕刻技艺。1912年,魏氏兄弟在老城北街开设“铁笔斋”,专事加工制作白花石工艺品。新中国成立后,魏礼先在老城东山办了间石刻社,雕刻出许多精美佳品。高雕镂空的“飞龙”石砚、“梅花”笔筒、“荷花”鱼钵,产品曾参加历届省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1956年全国工艺美术代表会上,朱德委员长曾亲切接见魏礼先等艺人并合影留念。1979年,魏礼先弟子、石刻老艺人张礼云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设计制作人员代表会,在北京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张礼云的石刻独树一帜,既注意动静物,又注意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名人佳句再现。张礼云弟子刘玉琼继承和发扬传统技法,大胆创新,作品清新自然,高贵大气……
作为白花石刻第五代传人的唐骏,除了在创作题材上与时俱进、雕刻技艺上持续创新,在白花石刻的保护与推广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2008年,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铁笔斋”工作室成为危房,大量成品遭到不同程度损坏;白花石原本就很难开采,地震导致大山深处的原料基地塌方,大量土石压盖在石料上,采料无从下手,石刻创作与加工陷入瘫痪。面对困境,唐骏没有气馁,他一边从各方筹集资金对“铁笔斋”进行加固维修,一边清理原料基地。挖掘机等开采设备无法进入原料基地,他就带着工作人员利用铁锹、棍棒等工具,肩挑背扛,采集原料来缓解燃眉之急。
2010年4月,“铁笔斋”喜迁新居,成为新生的“广元白花石刻传习所”。“看见‘白花’劫后重开更艳,我感到由衷欣慰。同时,我也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必须努力将白花石刻艺术发扬光大!”唐骏说。
在“四大名刻”中,白花石刻的制作难度是最大的,往往一件作品需要耗时数月精雕细琢。每块石头的纹路结构完全无规律可言,雕刻之前需要先在脑海中构图,在雕刻过程中还需根据石头纹理随时对构图进行调整,创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机械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唐骏依然坚守在自己一桌一椅、一锤一錾的艺术世界,亲自把关,力求每一道工序都尽善尽美,正如他所说,“每一道制作工序,丝毫不能偷工减料,前人吃过的亏就是给我们的教训。做匠人,除了脚踏实地,耐心耐性,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经过多年的沉淀,唐骏已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风格,通过不断在雕刻技法、制作、设计方面进行新的突破,运用深雕、浅雕、镂空等技法使每一件作品达到别人无法模仿的艺术境地,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成了无法复制的孤品。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牢记保护和传承白花石刻历史使命,传承白花石刻选料、构思、雕刻、工序等历史文化精髓,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保持白花石刻传承的原真性。”唐骏说。
白花石刻传习所成立以来,唐骏更加注重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对白花石刻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保存和宣传。通过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和实物,建立了白花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编纂出版了《广元白花石刻》,科学系统地总结了白花石刻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同时利用四川清音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台将广元白花石刻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广大群众了解、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推广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多年来,唐骏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奔走呼吁,从原料产地保护、技艺传承等方面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以来,地方党委政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并提出了抢救、保护和发展白花石刻的具体措施,从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支持白花石刻传承发展,为白花石刻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提升了白花石刻的知名度,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光明日报》、《四川日报》等多次对唐骏进行了专题报道。
但谈及非遗的传承,唐骏依然有些担忧。他表示,不只是白花石刻,很多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过程都艰辛而漫长,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因为还没打工挣钱快。“传统手工艺何去何从?我觉得促使作品进入市场、发挥其使用价值,就是最好的保护。有了交易,产生利润,匠人通过劳动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有足够的尊严和体面,手工艺就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唐骏建议,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要与时俱进,尽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老百姓都喜爱,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其在白花石刻的创作、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唐骏“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2年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被表彰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1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工匠”荣誉称号。
“工匠要又匠心,匠心是一种时代的精神,是精耕细作的行业深入,是不止于前的自我超越,是恪尽职守的生命温度。我会坚守,会传承,也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这个行业。”唐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