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四川安岳茗山寺北宋摩崖造像风化令人思索

2024-04-18 20:23: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有个茗山寺,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是一座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寺庙。据寺内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题刻记载,茗山寺是从岷山蜿蜒而来的,层峦叠翠,形状如同猛虎,因此又名虎头寺。看安岳石刻茗山寺是必去之地 ,这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县城到茗山寺约六十公里路程,只不过最后十里之地,实乃乡村泥泞小道。虎头山脉层峦叠翠,群山起伏,山顶巨石耸立,古道崎岖也不足为奇。去年十二月去时正遇茗山寺整修,未进寺内参观,仅听说寺内有几座佛像了得,曾出现过佛像头被盗割,正加强维修,定出管理措施。

  从山门后沿山崖边的小路环行,茗山寺北宋摩崖造像,也是安岳石刻的珍品。岩壁上布满了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这些高大的石刻造像惟妙惟肖,有千年神秘的风采。摩崖造像多达63躯,其中单个造像有34躯,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题记29处。这些造像和题记昭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摩崖造像沿茗山寺山崖边呈环形一圈建造,总长达三百多米,造像宏伟壮观,石像高大,其中5至7米高的有8躯,1至4米高的有50躯,雕刻有佛祖,菩萨、金刚、力士等。佛祖,菩萨神像栩栩如生,慈眉善眼,神态安详,宝冠装饰无一雷同。金刚、力士则龇牙咧嘴,充满杀气。观音菩萨左手前伸,平托纱巾;大势至菩萨左手内曲置于胸前,五指并拢平托厚厚的经卷;文殊师利菩萨左手托经书。这座菩萨的书和手就重在千斤,全靠高两米多的垂地袈裟支撑,力学、美学、造型等配合运用得恰到好处。后岩壁上有十二个护法神,神龛内造像呈半圆形,雕塑均高一米八,甲胄鲜明。护法神各执不同神器,九仗剑、鞭、托杵等。十二个护法神各具形色,其头昂扬,虎视眈眈,威猛剽悍,这些神界法场卫士雕塑的活灵活现,让人敬畏,有神圣不可侵犯之感。

  围绕茗山寺的石壁,古人以其精湛的手艺完成了环山的佛像,这些造像个个体形巨大,尽显大气之美。石像间又相互独立,面对的是空寂壮丽的山谷,把山谷的美尽收眼底,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艺术审美。北宋山寺摩崖造像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傲立于世,给人以静谧、灵气之美,是中国石刻造像的巅峰之作。千年立于顶峰绝壁,颇为壮观,值得欣赏。但这些造像历经千年的岁月,石刻雕塑已留下岁月痕迹,造像风化严重,许多雕塑面部都有风痕,这非一天,一年所能形成。这些前人留下的瑰宝,该怎样维修、保存,让它在世上完好地长存下去,值得后人思索。不然这些中华的瑰宝,在天灾人祸面前,会随岁月自然逝去而消逝,是非常可惜的。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