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石头雕刻技术精选(九篇)

2024-08-07 10:37: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头雕刻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材质之美。是田石自然之美;其次,田石的相石之美正是意蕴之美;再者是雕饰之美。这三种特征是自然合理的体现,这三项的关键是要靠人的雕饰来实现。《周礼・考工记》中曾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便已提出了顺应自然,与其相融的设计思想。

  在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村一带山峦中,有一种可与美玉相媲美的石头――寿山石,寿山石在色泽上由于它的天生丽质,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泽,而石之极品田石就产于寿山村的溪田之中,上有坑头洞,长约数里,通常溪水所灌溉水田范围成为生产田石的世界,田黄石又由上坂、中坂、礁下坂及搁溜田等地段组成,田石色分红、黄、自、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黄田”,白者呼:“自田”,黑者谓“黑田”,另外,外白内黄称为“银裹金”,黄外自内的为”金裹银”,而外裹黑色者为“乌鸦皮田”。

  “田石分上、中、下,三品十多个类别,如橘皮黄,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皮田、灵芝田黄、熟粟黄等。至于白田、黑田、黑皮田、银裹金、礁下田、搁溜田、九手田、硬田等各品种,亦称为田黄之列,它们的价值、品位、特色、质地等有各千秋,其中黑皮田、银裹金都属石上品,亦是难求之材。

  田黄中之极品为棕皮细田,色以红、黄居多,尤以深红为多,色如橘皮,又似红琥珀,股肌里有细致萝卜纹,极为难得,煨红田产于坂田中,红层红色如丹青。表面常有黑色,料体也较小,稍逊于橘皮田,显微透明状,质稍硬,干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田黄系指黄色的田石,产干上坂、中坂、礁下坂的溪田中,是田石产量最多,且最佳,名扬四海,故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之说,民间通常统称田石为田黄。

  田黄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田黄石的自然美成为雕刻大师以及收藏家争相的稀世珍宝。

  田石本身是含蓄的内在的美,关键在于好石要遇好工,才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才不会埋没大地的精灵。田黄石之所以扬名于五湖四海,垒凭雕刻艺人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是雕琢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及至化疵为瑜,这样的作品其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才会倍增。

  前辈曾说过:“一相抵九工”相者思也,也就是至于如何去“相”则因人而异,因派而异,园艺术水平而异。一石在手,思绪萦怀,思路短,空间小。思路长,则艺术空间广。这个空间就是从“相”石本身所领悟到的。它是自然之美通过雕琢使田黄石锦上添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之美。

  田黄雕刻的雕饰之美包括了意蕴之美的同时,因为,造型美由外形和纹饰组成。图饰大部分来自我们民族特有的意蕴和审美情趣,为了使自然的石头传递美好的信息,雕刻上运用简练、优雅、生动的线形去表现,石头自然优美的形态和完美的纹饰,无论是形态之线还是纹饰之线的表达全在自然中流出,这就是雕饰的自然,刻意的自然,经营中的自然。

  千百年来,雕刻师总结了一系列的琢石技法,无数作品展出作者驾驭石材和工具的能力,运刀沉着稳继。力到工就,高古游丝,刀法多变,鬼斧神工,勾线如神,丰富、精妙的雕琢语言,使田黄石的形式美和意蕴美得以充分展现,赏石有“绚烂之极“之说,印证了田黄石巧夺天工的雕饰之美。

  雕饰自然美的体现,还要遵循“忠实于天然田石材质的原则,因此,经过历代的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因材施艺”的雕刻方法和艺术特点,其中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美学思想,就是:“要质地本身发光,才是真正的美”,田黄石历经了亿万年大自然的历练,蕴含着特有的自然美,而每一块石材又有不同的形态、质地、色泽,雕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有不凡的智慧,深刻领悟石质、意图和技巧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在雕琢中去寻求一种与田石的温润性情,形态色泽相吻合的形式语言,在造型上要应顺材料的本质特性。造型、图形和工艺都要服从于石材,而不能凌驾于石料之上。 具有匠心的雕饰要因势利导,使人工的雕琢提升到“天工”达到自然石质美与意蕴美,雕饰技艺美的完美统一。

  在立意和创意构思中巧妙利用石色使石作自然成趣,去瑕疵看作是重塑石形的良机。有时晶莹的美石似乎还带有一丝羞涩,不轻易露在表面,而是深藏在其内。雕琢者要静观、默察、细读,这是琢石的关键。只有看透石,读懂石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雕琢才能游刃有余,田黄石的天然丽质才能得已充分、完美的体现。 近代寿山石雕极有影响的艺术家林清卿,将中国画的画理与墨韵深于田黄石薄意创作之中,开创了田石薄意的最高境界,他借鉴古代石刻、画像砖以及竹雕留青法的艺术,丰富与发展了寿山田石的薄意艺术。林清卿出师学画的第一件作品,是对一颗黄黑二重皮的田黄石反复相石,先创作《沧浪濯足图》,在田黄石上用笔画了又画,总不能尽意,后改变初衷,运用图画笔法,在黄皮上画一丛竹子,黑皮上绘两只争食的小鸡,仅仅利用两重薄薄的石皮,精心雕刻,历时半个多月,构图韵味浓厚,清新绝伦。具有开创性意义,可谓是:丹青学就刀重握,薄意旧容换新颜。

  林清卿另一件力作《夜宴桃李园》是一颗重达半斤的乌鸦皮橘皮红田黄石,它是田坑上品,林清卿倾全力而为之,经两个多月相石意蕴,可谓是工料双绝,精美异常,无论是相石勒线、剔地、开睨等,都有独到之处。平时他创作时将石材整理磨光,随时把玩,构思设计,他说:“刻当相石凡石色巧则花卉,凡石呈裂痕则宜山水,以画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书画意诗情。”相石是创作的开端,构思是否精妙已决定作品的成败。

  林清卿作品《秋山行旅》薄意章,在小小画面上,天高云淡、吉术兼疏,栈桥横卧、酒肆间或,外有小二招呼客人,内有酒客开怀畅饮。又有骑驴者与挑夫行进于旅途中,神态互相呼应,主景与配景疏密有致,每一细节都惟妙惟肖,真可谓“极精致广大”。

  林清卿对薄意景物表面刻画更是别开生面,对树干疤节,花瓣花叶,人物的结构与衣纹等均以小园刀开睨,运刀疏密有致,刀笔生花,对烟云、山石等则用圆刀,或半圆刀,刀法圆顺浑朴、刚柔相济、左右逢源;而对写意的竹叶、芦革等多保留光面,竹叶尾部有意与底地相融。他刻水纹的功力尤为特别,令人钦佩,廖廖数刀,无论刀位、长短、疏密都恰到好处,不能更改,线世纪雕刻大师林清卿田黄石作品到当代林文举的作品《青草池塘》、刘爱珠的作品《三星奕棋》以及其他雕刻大师们在薄意艺术处理上来看,他们在有意和无意,在工巧和自然,在意境的艺术美的想象中体现了自然之美、意蕴之美、雕饰之美。

  在通榆县,李国祥是个名人。人们叫他“李石匠”,朋友送他雅号“石痴”,行界则称他为“神雕李”。三个不同的绰号,却将李国祥与石雕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石匠”,是李国祥朴素沉稳的外表印象;“石痴”,是他对石雕艺术的执著态度;“神雕”,则是对其精湛雕刻技艺的赞美与惊叹……

  要说李国祥的石雕人生,还得从他的家世说起。李氏家族世代专注于石艺,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很小的时候,李国祥就跟随父亲学习雕刻艺术。上小学时,他开始雕刻一些简单的人物造型和伟人头像,初中时又常常给这个同学画个画、给那个同学刻个章。1970年参加工作后,他仍把雕刻、绘画作为业余爱好,研习不辍。

  虽然不像祖辈那样以石刻为生,但雕刻在李国祥的生命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退居二线之后,他有更多时间拿起刻刀,一门心思地钻研,甚至还无师自通学会了微雕、精雕和篆刻等。他曾在一粒米上刻下两首唐诗,引起一时轰动。

  为了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近些年他遍游全国,拜访名家。他去过石雕之乡浙田,也去过石帝三乡福建寿山,还去过玉雕之乡岫岩。由于刻苦钻研,广征博取,加之原有的国画基础,使他在石雕艺术上达到了随心所欲、妙手天成的地步。

  艺术,是李国祥人生的最大追求。在农村工作的30年里,他时刻用心灵和慧眼发现美,生活中接触到的鸡鸭鹅狗畜、山水林田路,融于心,记于脑,创作时可以信手拈来。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石雕艺术而言,上佳的石料必不可少。不过通榆并不是石材产地,当地人都说这里是个“没有高山,只有碱疤垃;没有石头,光有土坷垃”的地方。于是为了找到可心的石料,李国祥寻访各地名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寻石,听起来是件颇为风雅的事,事实上不但不风雅,反而相当之“俗”。李国祥的收入并不算高,除了日常家庭开销外,大部分都用在了石头上。外出寻访好石料,囊中羞涩的李国祥常常是从牙缝里挤出钱,再从亲朋好友手中借点,就这样带着并不丰厚的“采购费”南上、东征、西进。

  1972年7月,李国祥第一次来到盛产鸡血石的内蒙古赤峰巴林,东拼西凑借来的260元钱一股脑全买了石头。背着自己精挑细选的几块石头,李国祥从巴林矿区徒步走回了巴林镇,100多斤石头把他的两个肩膀都勒出了血印。可惜的是,由于初次接触鸡血石,很多地方都不懂,花大价钱买回的石头只有两块能用,200多元钱可以说全打了水漂。

  这对李国祥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从此他对石头更痴迷了,每次出去采购,都会对当地石材做充分了解。如今,在李国祥家的仓库里堆放着数千种名贵石料,有寿山、青田、巴林、岫岩等全国各地的秀石美玉,全是他按皱、瘦、透、秀、丑的赏石审美柿隹一块块从各地采购,千里迢迢背回来的……

  熟悉李国祥的人,都会从他那双因刻石而磨得长满老茧的手,看出他为了点石成金而历尽的磨难、费尽的心机。而他展室中的几百件作品,件件都是“用心造境,以手运心”的结晶。

  痴于石的李国祥把每一块石料都当成宝贝,为了不辜负石料之美,他常常日夜琢磨,耗费大量时间设计构图。一次,他从巴林带回一块上乘冻石,大如保龄球,呈三角形,色奇状怪。为了保证这块难得的佳料能出精品,李国祥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设计了数十种图案,始终不满意。直到有一天,他从书上偶然见到一张帝王之樽的图片,灵感触发,连夜构图,终于定下了这块美石的雕刻方案。

  方案定下了,接下来就是雕刻。为了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李国祥足足“琢磨”了一年有余。他巧用天然所赐,以黄绿相间为樽身,高翘之处为鸟首,落地三角为双足一尾,造型极为独特。长达年余的苦苦“琢磨”,让这件名为《鸟形金樽》的作品最终成为李国祥的得意之作。

  李国祥常说:“玉不琢磨不成器,人不琢磨难成事”。而他正是在“琢磨”中升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琢磨”对他而言是技艺,更是态度,几十年持之以恒下来,李国祥的石雕技艺炉火纯青,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现在,李国祥的石雕作品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五大系列:利用石料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经过巧妙构思雕琢而成的俏色石雕系列;古朴大方,内涵深邃的仿古石雕系列;飞禽走兽、花木鱼虫、人物景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系列;令人耳目一新,把玩不够的印钮艺术系列;博采世间风俗和民间故事,意趣横生的民俗石雕系列。

  几十年的石雕生涯,让李国祥对石雕艺术有了更深的体悟,也对这门技艺的传承发展有了更多期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石雕之美,李国祥与儿子李晓民投资百万元建起吉林省内首家私人石雕博物馆,取名“老关东”。

  这间公益性质的私人石雕博物馆只有200平方米左右,只能算是一个“微博”。儿子李晓民是李氏石雕第五代传人,虽然博物馆的发起人和馆长是他,但建馆也是李国祥一直以来的心愿。

  罗源县,又名凤川,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又靠近省垣福州。经济发展很快,同时文化教育也十分振兴,因此自古人才辈出。有著名的少师黄伦、尚书陈显伯、太宰余深、名士陈善。 而今在寿山石雕界出现了一抹温婉的名字---黄丽娟。她是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也是中国首位女性寿山石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黄丽娟 1958年出生于福建罗源县一普通干部家庭,在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大哥,下面有一弟一妹。1972年,黄丽娟的哥哥上山下乡。当时才14岁的黄丽娟,尽管免于上山下乡,但是家里贫困,她也躲不过辍学的命运。仅14岁的她作为首批学员进入筹备中的罗源雕刻厂培训。三个月后,即1973年2月,罗源雕刻厂开始经营,学员们正式上班。罗源雕刻厂的订单都是业务员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拿到外贸订单,主要产品是:香炉,九龙狮香炉,四季花香炉等。由于香炉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打坯很辛苦,对于女生来说,这份工作很繁重。黄丽娟上完一天班,手都在发抖,晚上回家吃饭时候,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放弃。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创新和对知识的渴望,黄丽娟经过刻苦的准备,于1978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深造。1981年,黄丽娟毕业分配到罗源县电影公司从事美工工作。但是,在先生游晨波的支持下,尽管已在罗源县电影公司工作了12年,她毅然离开。黄丽娟将儿子送到婆婆家里,自己拿了简单的行李就来到了福州考察,开始专职从事寿山石雕刻事业。这一刻,一刻已是几十年。2012年评为国家级工艺大师。

  1993年,辞职后的黄丽娟将儿子送到婆婆家里,带着简单的行李就来到了福州考察,开始专职从事雕刻事业。刚到福州,人生地不熟,在福州租房子,家人又不放心。于是,她又回罗源家里,在家里雕刻,然后把产品带到福州鬻卖。“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她还担心自己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一次鬻卖是将产品带到潘泗生老师家里寄售,没几天就出售了一件作品。虽是价格不高,但这为她增加了许多自信。过了段时间,黄丽娟又到潘泗生(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家。在他家里,碰到了林飞(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其父林亨云也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和林东(林亨云之子)。于是,她就到把作品都放在林飞老师家里寄售,直到在福州买了房子。1996年,她的作品《石雕山妮》荣获“福州市第十届工艺美术[如意奖]大赛会”二等奖。

  黄丽娟经过两次比较特别的考验:一对儿子的愧疚。1997年,黄丽娟在福州鞋厂附近购买一普通商品房。这里既是工作室、住所,作品也在这里销售。这样,儿子游锐跟着奶奶,直到2002年读高中。回想这段经历,她总是热泪盈眶。二是她在罗源县电影公司工作12年后,下海专事寿山石雕刻生涯,亲戚朋友又没有从事相关行业。她既没有老一辈的大师们拥有玩石的“大款客户”,他们可以提供“石帝”田黄、“石后”芙蓉等高档石头来雕刻,也不像早期出道的或“子承父业”的雕刻家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购买高档石料用以雕刻作品。因此,她只能在业余时间到寿山石市场淘宝。在寿山石市场购买一些比较次,雕刻者嫌弃的石头。但是,在她眼里,“次”和“废”并不是一回事。在逛寿山石市场时,她看到“次石”时,就在“构思”,能否变次为宝,怎样变次为宝。回想往事,这些淘宝经历对她有莫大的帮助。

  1.看似自己是客户,其实也是帮自己打开供应链。慢慢地,供应商都知道她专买“次石”。有一次,甚至有一供应商提着两大篮一块一块的黑石头,敲开她的家门。

  2.训练自己的思维。这些石头虽是“次石”或者称为“粗石”,但是,它们“次”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只要自己在相石时多费心思,“因材施艺”,终究能成宝。例如:《思》作品选用寿山牛蛋石,形状细长,石头上出现有肉黄色的芯,这黄色的芯,就触发我创作雕刻窈窕淑女的灵感,在手法上利用石头的天然造型,巧妙构思石头的芯雕作人物脸部,力求少动刀,保持石材的天然造型。此项作品获“第十届福州雕刻艺术珍品奖”的特别奖。

  2000年10月 寿山石作品《新装》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1年10月 寿山石作品《淡淡装》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5月 寿山石作品《嘎妞妞》获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金奖。

  2005年10月 寿山石作品《T台秀》获2005年度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大赛金奖。

  2008年4月 寿山石作品《自由之花》获2008年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大赛金奖。

  2010年11月 入选福建省工艺美术专业技术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参与2010年度工艺美术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虚怀若谷,接受“非专业人士”的意见。“鹣鲽情深”。不管是以前住在罗源家里,作品寄售福州时候,还是如今住在福州,先生游晨波假日来福州的时候,所有的作品,先生都是第一个“观者”。在相石后,打粗胚,打完粗胚,她就把这些半成品拿给先生观看。先生虽“非专业人士”,但黄丽娟把他当第一客户,如果他不喜欢,别人更看不上。先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黄丽娟总是虚心接受,接着修改,再拿给先生观看。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为止。在几次的采访中,黄丽娟总是提到先生的支持与充当“观者”的角色,夫妻之间真是“相濡以沫”而她又虚怀若谷。

  雕刻虽是运用到各式各样的工具包括各种机械,但是雕刻远远超出了这些工具。黄丽娟没有长篇的雕刻理论,她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相石和构思。因为不管是上品还是“次石”,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也就这一块。雕刻者要“因材施艺”,利用其巧色。其次是利用机械和刀具应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动机械等工具相应出现。一些雕刻者,为图便利,只用电动机械,放弃诸如刮刀等手工工具。在她看来,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石头的唯一性,而且所刻的题材不一样,运用的雕刻技法也不一样,不能如此一刀切。

  除了继续从事寿山石雕刻外,黄丽娟也认真带徒,为寿山石雕刻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杜海中,2011年毕业于福州艺术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因为喜欢雕刻,又特别喜欢黄丽娟老师的作品。在毕业前,常常通过网络下载黄丽娟的作品,并进行模仿。在其老师温星霞的引荐下,成为黄丽娟老师的学生。黄丽娟从头教起,先是教他磨光,再教他刻纹理等。慢慢地,他上手了。2013年,他同黄丽娟老师一起合伙在福州鞋厂附近开起了工作室。如今,他已能独当一面。

  2009年5月 参与罗源县妇联和文联组织的“爱心园”活动,资助洪洋乡贫困孤儿5名,长期资助其中一名孤儿完成初中学业,还继续资助就学。

  2009年8月 参与罗源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组织的春风助学捐赠活动捐赠人民币一千五百元。

  2009年11月 参与“海西爱心涌动?助学春蕾圆梦――捐助贫困儿童民间艺术品义拍”活动,捐赠寿山石雕《山妮摆件》成拍价:人民币三万五千元。

  2011年06月参加“罗源县工艺美术学会慈善基金会”义卖活动裸捐一件《上学》寿山石雕作品,成拍价为人民币五万元。

  公共雕塑艺术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艺术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它所呈现的复杂性和特征性与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雕塑在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的创作手段。雕塑是通过雕、琢、刻、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艺术形象的总称,它与建筑、绘画、工艺美术并称为造型艺术。在众多的艺术种类中,雕塑作为一种空间凝固的艺术,它的多维展示极为丰富,能给人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多方面的感受,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

  在雕塑中,雕是通过减少物质材料,塑是通过堆增物质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用各种可塑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嘲雕刻是指在原本就存在的硬质材料(如石头、木头、石膏)上以雕、凿、敲、磨等方式把不需要的部分去除,直到做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创作过程来说,艺术家在创作雕塑时,用的是“加法”;而雕刻时,用的则是“减法”,其创作过程使用的材料是不一样的。

  雕塑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从历史的角度讲,它还凝固个人记忆、民族记忆和时代记忆。雕塑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不在于制作过程的难易和制作时间的长短,不依赖于文字的说明,只在于他是否能通过展现自己的魅力来影响观众。

  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中国玉石雕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智慧、宗教观念等内容。由于历代琢玉审美情趣、工具、技巧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玉雕作品主题及风格造型也是不同的。从玉雕艺术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玉器。其中最知名的一件红山玉龙,造型古朴雄浑,极富动感。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工艺技术更加完善,制作更加精致,对于型的把握更熟练。两汉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玉器的生产制作受到了限制,玉器开始走向民间,雕刻风格简单,用途简化。唐宋时期是玉器发展史中的一个辉煌时期。自唐朝开始,玉料大多使用和田玉,这个时期雕刻纹路非常细腻鲜明。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爱玉成风,缅甸的翡翠得到了皇室的青睐,由此玉渐渐走向民间。此时,南北派玉雕的风格也逐渐形成,南派玉雕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派玉雕以北京为中心。南派玉雕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北派玉雕古朴庄重。

  随着工艺的发展和进步,玉雕作品越来越精美,玉雕师的想象力不再受到限制。同时,一批醉心于玉雕的艺术家,在传承传统玉雕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发展了全新的雕刻技法,使得玉雕成了可以用心品味的艺术。

  中国现代玉雕流派,分别为海派、扬派、北派、南派。这四大玉雕流派风格各异,却又殊途同归,共同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玉器世界。中国四大玉雕流派是当代的分类,而在古代,我国玉雕界只有南工和北工之分。南工做工细腻、工巧,致重雕刻,更有时代感;北工风格豪放粗犷,讲究少用刀工,偏古朴典雅。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作为大的环境艺术下的玉雕,它与雕塑同是空间的艺术。二者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形成了一系列表现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语言。其构思与表达,怎样将公共艺术理论与玉雕实践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是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等。传统的玉雕工艺,是一项复杂的工艺过程,原料材质、设计理念和加工技巧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因此“因材施艺”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制作过程的始终。一件完美的玉雕作品,应该是玉石材料与造型设计的高度和谐。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懂得美术设计,更应了解各种玉石的各种特性,如韧性或脆性、硬度、裂纹及瑕疵延伸情况等。设计人员要根据玉料在制作中发生的变化,随时改动设计稿,逐步引导完成制作。将公共艺术理论与玉雕实践有机结合,如在玉雕设计中加入“灯光、轨道”等现代雕塑思维,能使玉雕工艺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器具、花卉、鸟兽、人物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在最初接触玉雕时,我被浑然天成的原石所吸引。与雕塑作品相比,未经人工修饰过的原石有着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喜欢玉石观赏,在某些特定的角度看玉石,能够唤起我的意象创造。在校期间,我创作大量的泥塑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为原型,运用雕塑的思维设计创作玉石作品,如《心莲》《古道悠悠》等作品得到了玉雕界和工艺美术界肯定和认可。在玉雕设计创作中,难免会受到限制,所以我努力克服,将传统与时尚结合。我希望通对各种材料的尝试,提高对玉石材料的理解与使用,并提升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因为水晶的晶莹剔透,我用水晶雕刻佛教题材的作品;因为玛瑙色彩斑斓,所以用这种材料来练习“俏色”创作,利用黄龙玉水草材料来练习表现“环境自然”题材的内容。每遇到一种材料,我都会去查相关的文史资料,了解材料形成条件、类别、产地、历史发展、珍贵原因和相关典故,努力提高作品内涵、胸怀境界和审美主张。几年来,我在泥塑和玉石雕刻之间找联系,找差距,在泥塑中锻炼自己的魄力和胆量,在玉石设计雕刻中学会精致和严谨。

  公共雕塑作为新的艺术实践,它采用形、色、声、光等多种知觉感受,融进了许多现代精神。运用公共雕塑的思维设计玉石作品是我尝试方法之一。我认为艺术创作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一件作品首先必须有属于作品自己的强烈的生命力。我努力探索一种崭新的表现方式,来提高对玉石材料的理解与使用,提升作品的内涵。

  公共雕塑注重以公共空间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背景,以造型与空间为核心,吸收东西方传统造型艺术精华,并与当代艺术思想观念融会贯通。公共雕塑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超越了概念和逻辑,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的意象,通过对事物由渐到悟的认识,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如作品青金石作品《古道悠悠》,我就是运用公共雕塑中的意象思维方式,从题材、表现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来创作探索的。并运用了“倒流香轨道”的设计,通过美的读解和自我反省来达到欣赏差异的共享,从而实现对人性和人文诉求的“唤醒”。

  青金石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人中国的,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除了美学价值,在中国民间中,青金石的颜色是蓝色,蓝色是一种希望之色,是知性灵性兼具的色彩,象征着理想和希望。青金石又是自古以来人们喜爱的佛教七宝之一,可帮助催眠及深层冥想,提升灵性。所以在设计上,我用“古道”来唤醒人们对中华古老悠久文化历史的回忆。

  当我久久地凝望着这块满载着岁月痕迹的青金石,我眼前的画面是:一条绵绵的历史古道开始在我眼前漫延,一个个遥远的故事,从山脉深处、汉唐遗风中款款而来。古道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明天,一头连着故土,一头连着梦想。士兵在这里集结过,诗人在这里流连过,行人在这里休憩过……它尘封在深深的岁月长河中,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首典藏在山水间的史诗。在这块青金石上,我竭力地捕捉着周秦遗风、汉唐古韵的瞬间。这就是无数先贤走过渐成的古道吗?祥云缭绕,四季如春,翠柏林立,蜿蜒通向山顶。我仿佛看到老子如一位慈悲的老人,正牵着青牛向我们走来,南山不老松下与人们谈古说道,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传达“道法自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设计上,我选择了这块材料上方最纯净的位置,雕了一位慈悲的老人,将老人的胡须与山川河流融为一体。并通过倒流香轨道的设计,使“香”带着古韵和清幽,顺着河道而下,如高山流水般,滋润万物。材料的侧面多泥沙包浆和杂色,为了能保留材料的原型,我将有杂色的整个侧面设计成饕餮纹牛图腾。因为牛图腾是人类第一图腾,最高崇拜物,牛的双角象征着对宇宙重生的护持。牛头顶的太极图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有裂纹的地方设计成古松、河流,代表宇宙万物中的自然形态。材料的侧上方的一个平面,我用一个大大的篆体“道”字来表现。“道”字在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种是代表“先贤走过渐成的古道”,另一种“道”是中国(含东方与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在雕刻上没有用精雕细琢技巧,尽量保留着青金石原始的形态。

  我认为一块玉石,就是一段悠久的历史。如青金石,它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从阿富汗传到中国,我希望人们在欣赏这件作品的同时,和我一起探索人类历史的渊源,了解传统文化,从圣贤文化中汲取营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浮躁的心复归宁静!

  思考:玉雕本身承载着审美、实用、文化传承的作用。用雕塑艺术思维创作玉雕作品,能够更好地推陈出新,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新路。我们应学习历代艺术家们从艺态度和敬业精神,坚守玉文化,传承玉雕技艺,关注玉雕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传统技艺中融入新的审美理念,创造出时代经典应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另外,庆阳还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产生了如石雕、刺绣、香包、面塑等民间艺术精品。现在,庆阳合水的石雕艺术已经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诸多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获得者,也为当地带来了机遇与荣耀。庆阳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风貌,境内的蒲河、马莲河、葫芦河三大水系,将高原切割成纵横沟壑和河谷,由于常年的河水冲刷,使河谷地带暴露出了沉积砂岩,而细软易凿的砂岩和幽静的环境为庆阳的石雕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庆阳的民间石雕艺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类别多样,包含了人物、兽类以及建筑装饰等等,尤其是当中的石兽雕刻,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民间艺术精品,遍及整个庆阳,备受人们的推崇。

  石雕,顾名思义就是以石头为雕刻材料,在其基础上进行雕字、造像、绘画等一系列的艺术手段,使其成为独特的手工艺术品。庆阳的石雕艺术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信仰而创造出来的,其手法多样,风格鲜明,题材丰富,包含人物与兽类等多种题材。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录,佛教造像艺术自古代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以及太武帝拓跋焘崇尚佛教,由此,石窟造像随之兴起,也由此发展起了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而圆雕单体石造像艺术也一直经久不衰,在庆阳合水县出土的大批石雕艺术品正说明了这一点。合水太白镇张家沟出土的石雕是陇东地区最早的石窟,石窟岩体高6米,长11米,建造于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比北石窟早18年,现残存窟龛8个,共有造像38身。合水县一直以来被美誉为“石造像之县”,在合水县的博物馆内收藏最多的藏品就是石刻造像,而石刻造像又以单体的石雕佛像为主,佛像的种类又分为多种,包括佛、菩萨、弟子、罗汉、大力士、山神等。在2000多年以前,陇东地区本是多民族聚集的繁华之地,也是佛教盛传的集中地,直到现在,合水县的境内仍有大大小小寺庙将近百座,寺庙里还有零星的石刻佛像,再加上合水县背靠子午岭原始森林,还有大量的岩石壁画、雕像至今仍深藏其中。在这些石刻佛像中,有的高大雄伟,有的小巧玲珑,甚至有些还配以佛教故事以及古乐的演奏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雕刻技艺高超,除了具备非常高的欣赏价值以外,还对弥补历史的缺口、校正历史的错误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陇东地区着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北石窟寺,是在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的,是甘肃的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北石窟寺包括寺沟主窟群、石道坡石窟、花鸨崖石窟、石崖东台石窟群等。窟内的石刻造像可分为圆雕、半圆雕和浮雕等几种,以北魏和唐代时期的雕像最为精美。北魏时期的石窟有7个,其中165窟是北石窟寺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大窟,位于寺沟窟群的中部下层,窟内造像主体为七佛,佛像之间各雕一胁侍菩萨,佛高8米,菩萨高4米,均为立像。窟门内南北二侧还雕有高约4米的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和阿修罗天等,巨大的佛、菩萨、护法像列于一堂,造成了窟内庄严和神秘的气氛。四壁上方雕千佛、佛传及本生故事等,保存比较完整的有窟顶东坡的“宫中娱乐”及西坡的“旃檀摩提舍身饲虎”.窟内造像中的佛、菩萨以半圆雕为主,佛传、本生故事等则采用浮雕形式。造像特点是佛面相圆润,体魄雄健;菩萨清俊秀美,虔诚含蓄,无论其服饰或气质,都具有明显的汉民族传统造像艺术风格。至唐代,北石窟到了开龛造像最兴盛的时期,龛内雕刻形式一般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像,整体造型小巧玲珑,形象生动,尤其是对人物肌肉与服饰的质感表现非常地逼真。至武则天时期,石刻雕像身躯优美、健美流畅,肌肤丰满且富有弹性,彰显了当时石雕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

  窟内造像不仅造型准确,线条优美,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佛的庄重,菩萨的虔诚和弟子的温顺,都被刻画得维妙维肖。在雕造内容方面也极其丰富,造型上千姿百态,反映了汉唐时期庆阳地区佛教的兴盛与石雕艺术的雕凿水品,不仅在甘肃,甚至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在庆阳地区,以瑞兽为题材的石雕艺术品,是遍及全区的充满神奇色彩的民间艺术精品。庆阳的瑞兽石雕,其类别多种多样,石雕的十二生肖以及其它各种动物,被称为“祥瑞之兽”,或者是“添福神兽”.

  这些石雕瑞兽种类繁多,因其不同的用途而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一些村庄古镇前矗立着的石雕瑞兽,被称为“镇庄兽”,其用途是驱邪避恶,守护村镇;而在山野坟茔处矗立的石雕,则被称为是“镇墓兽”,其作用是避邪与防盗;被置于炕头,用于避邪驱崇的“炕头狮”或“栓娃兽”;在农村护院中用来栓马、牛等牲畜的叫“栓畜兽”;除此之外,还有放在房顶之上的“屋脊兽”,放在病床前的“送病兽”,矗立于大门前的“护门兽”等等[2].在这些瑞兽题材的石雕中尤以“炕头狮”最为特别,“炕头狮”又叫“栓娃兽”“坠娃石”,是立在炕头上拴小孩的物件,“炕头狮”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陕北、庆阳地区最为兴盛,堪称黄土高原一绝,是我国石狮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其形象栩栩如生,其模样和神态近乎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令人叫绝。这些各种各样的石雕神兽,都蕴含着庆阳地区百姓们对于邪恶的憎恨以及对幸福欢乐生活的期盼向往,反映了老百姓们古朴纯真的心愿。庆阳石兽的雕刻,一般其选用的材料主要是当地河流与山川开掘出来的青石与硬砂石,不同的石材应用不同的雕刻工艺,有的精致细腻,有的大气粗犷,不论石雕大小,其造型都极其美观,神态逼真,尤其是在石兽的头部雕刻上特别的讲究。石兽有大有小,最大的比人还高,最小的如手中弹丸。石雕工匠可以雕刻各种类型的石雕品,但是要雕刻石兽,一定要是诸多石雕艺人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精湛的雕刻技艺中,既需要保持传统的造型以及技法,还要有新颖的艺术创新手法,而且在作品中,还注入了自己创新性的详细与丰富的情感。一些民间艺人还敢于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展开奇妙的想象,使动物人格化,雕刻出了“人面狮子”“人头虎”等艺术珍品,形成了庆阳石兽雕刻区别于其它地方石兽雕刻的一个显着标志。

  “吉祥”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提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由此看来,自古代以来“吉祥”一词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百姓们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一生的最高理想便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

  于是这些美好的祈盼,也顺理成章地反映在民间的石雕艺术中,诸如“吉庆有余”“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反映出了人们祈盼吉祥的美好心愿。

  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常见的有“二十四孝”如王祥卧冰,古典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飞天、三顾茅庐、关公刮骨疗毒、巧借东风、孔子等,这些造型生动形象的优秀艺术作品,均出自庆阳宁县以庞永清为首的民间雕刻艺术大师之手。其作品中,石雕人物突出面部的刻画,使其表情生动形象,触手可摸,并将人物当时内心的活动彰显在表情中,凸显出石雕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一点,庆阳传统历史题材的石雕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人们当下的政治和社会愿望,如“祝祖国生日”“贺香港回归”“庆奥运申办”等诸多代表时事的题材,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庆阳地处于甘肃省的东部,东南部与陕西毗邻,西北部与宁夏和平凉接壤。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这里自古就是北控河套、南卫关中的边塞要地。

  自周祖在此开创了农耕文明的先河后,历代统治者都先后置郡设县,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可以说庆阳的石雕艺术是庆阳农耕文明下的产物,这种艺术形式出自普通百姓之手,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满足百姓信仰与追求的艺术形式,因而,庆阳的石雕艺术是庆阳农耕文明下的产物,体现着农耕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石雕艺术又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庆阳的历史现状。

  从庆阳石雕艺术诸多种类中,我们不难看出,庆阳石雕艺术中包含了多种文化,是多种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庆阳石窟造像艺术,是在当时举国上下宣扬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开创的,并随着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文化和雕像艺术代代相传,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在庆阳合水县出土的石刻石窟,是当时佛教文化盛行的线].庆阳地区在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有张家沟门石窟、保全寺石窟、北石窟、马勺场石窟、千佛砭石窟等,还有保存下来的大量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碑等,这些珍贵的石雕文物,都是在佛教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创造的,之后,伴随着全国佛教文化和石窟造像艺术不断发展,庆阳地区的佛教文化与石雕造像不断发展提升,自唐朝以后,每个朝代都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石窟造像,成为庆阳一带佛教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

  早在商周时期,庆阳地区是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这里发现的寺洼文化遗址,就是土着的羌人文化。据《史记·周本记》记载:“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指今庆阳地区。不窋---鞠陶---公刘三代在庆阳一带教民稼穑,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始于此”[3].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义渠戎国统治地区,义渠戎原是游牧民族的一个分支,之后,历朝历代均在此地设立郡县、州、府,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进,这些都是庆阳地区古老文化艺术的承载者,表明了庆阳地区有着古老的文明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庆阳地区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而庆阳地区的石雕艺术也正是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体。在庆阳出土的石雕艺术作品中不难发现,除了大规模的佛像石雕以外,还有供奉农耕文化的各种行业神明以及地域神明的石雕像,例如,土地庙、关帝庙、城隍庙、药王洞等等,因此庆阳石雕,是北方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产物。

  在庆阳出土的诸多石刻佛像以及题材种类多样的石雕艺术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佛教文化的风采,又感受到庆阳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各种各样瑞兽题材的民间石雕艺术,充分地反映出庆阳地区百姓的内心期盼与美好愿望,寄希望于瑞兽的石雕中,既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驱邪祈福的心愿,又满足了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而庆阳地区时尚举行的庙会、山会等民俗活动,将石雕神灵或者是佛像供人参拜供奉,充分体现出庆阳地区的民风民俗与地域文化。

  庆阳地区出土的石刻雕像,是庆阳地区当时社会环境真实状况的反映。合水县板桥乡出土的《孟逸墓碑》,其中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元代时期,将军孟逸一生的光荣事迹,其中的记载与历史典籍中的记载是一样的,讲述孟逸将军一生功绩卓越,征讨卢洲,远征缅甸,为中原地区的安定立下了赫赫功勋[5].而石雕中记载的是“孟逸”将军不是史书中的“孟懿”,纠正了在史书中的错误。根据统计,合水县出土的古石刻中,有很大一部分补充了历史典籍中的不足,并对纠正历史记录的错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北石窟寺内的诸多石刻佛像,再现了陇东地区汉唐时期的文化,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局面,有着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庆阳的石雕艺术,在古代是百姓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大量的石雕佛像的出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宗教文化的信仰与崇拜,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传承古代石雕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意义。因此,庆阳地区的石雕艺术补充了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的一些遗漏,更加丰富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

  陇东的石兽雕刻种类繁多,有石虎、石狮、石豹、石熊、石猴、石牛、石马、石羊、石鸡、石狗等,统称为“瑞兽”,又叫“神兽”、“添福兽”。这些石兽因用途不同,名称各异,挂在小孩胸前的叫“拴娃兽”,为的是驱崇避邪;立于屋脊上的叫“屋脊兽”,用于护卫房屋庭院;立于坟茔前的叫“镇墓兽”,起着驱邪防盗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种石兽雕刻,置于村前或大门前,用以驱逐邪恶、镇守庄宅,这就是“镇庄兽”。

  陇东镇庄兽一般高1米左右,最低60公分,雕刻形象有虎、罴、牛、猴、狗、狮子等,它们的功用是驱妖、祛邪、避邪,保护人们的财富及身体建康,因而,群众往往在它们身上寄托着避邪纳福的意愿。那些民间艺人运用高超的技艺及艺术情趣,将一个个凶猛的野兽塑造成感知人情事理、善良可爱的“神兽”。镇庄兽全用蹲式,有的眸睨回顾,大有蓄力跃起的动势;有的俯身前冲,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态;有的自然蹲坐,一副令人忍俊不禁的憨态;有的在大块石头上只雕头尾,留四只方块,用錾刀凿打出粗糙形体,更显威武雄壮;有的将动物头雕刻成人面。这些随心所欲的创作,很少有宫廷气、官宦气、文人气,显得更有个性、更自由、更具有生命力。

  狮子是陇东镇庄兽中最常见的瑞兽之一。狮子原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汉代作为贡品输入中国。当时狮子属珍稀动物,被豢养在帝王宫苑中,平常百姓难以看到。狮子的传入动摇了传说中虎的威信,渐被人们视为避邪瑞兽。因而,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并被民间石匠塑造成神态活泼、充满稚气的可爱形象,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这些立于庄前的石狮子昂首挺胸,圆睁双眼,虎视眈眈,张口利齿,那威武雄壮、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情和气势,妖魔鬼怪见了一定会退避三舍的。

  陇东镇庄兽一般用当地河川的青石、白青石和硬砂石雕琢而成。这些石兽雕刻工艺各异,有的精细,有的粗犷,有的只是一只兽的完美轮廓,但都造型美观,神态逼真。雕刻石兽的工匠,都是庆阳石匠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既有传统的技法,又有新颖的艺术创造力,往往在雕刻石兽时注入自己富于创新的想象和丰富的感情。一些民间艺人还敢于按照自己的理解,展开奇妙的想象,使动物人格化。也正是他们的高超技艺,才使镇庄兽这类民间艺术品历经千年百代而留传下来,也成为庆阳民间美术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福建东南与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在拍品选择上历来极为重视寿山石雕的艺术价值。自2010年秋拍开设寿山石珍品夜场以来,就一直倡导以艺术价值提升品味,致力于以市场方式引导寿山石雕刻艺术回归文人美学。令人欣喜的是,在多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寿山石收藏家越来越注重收藏品味,寿山石雕刻艺术受重视的程度正前所未有地提升。今年秋拍,除了珍品夜场继续推出深蕴文人美学内涵的众多名家雕刻精品,福建东南与福建省民间艺术馆还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寿山石雕名家(潘惊石)专场,正是期望能够以点带面,继续推动寿山石雕创作摆脱低端模仿的困境,步入传承与发展的良性轨道。

  此次寿山石雕名家专场,福建东南拍卖与福建省民间艺术馆经过多方努力,在众多收藏家的鼎立支持之下,成功征集到潘惊石先生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组成专场进行拍卖。潘惊石,字林平,号三溪钓徒,出生于1963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寿山石雕刻艺术的道路上正值壮年,作品在市场中认可度较高。在石雕艺术上,潘惊石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古兽、薄意、草虫、动物等皆可雕琢,以随色赋形著称,风格也非一成不变,常在写意和写实之间不断求索,这对于潘惊石自身来说是挑战,对于寿山石雕艺术来说也未尝不是。此场拍卖尽管上拍作品数量不多,却完整展示了潘惊石大师雕刻技艺的演变和他的艺术才华,风格独具,尽显当代寿山石雕刻的传承和发展。

  潘惊石特别擅长古兽及动物题材的石雕创作。在此次专场中,一枚落款为“唐人”的荔枝洞石古兽方章为潘惊石的早期力作。石材也是早期荔枝洞佳品,颜色纯白无暇,清透疏朗,凝润欲滴,令人一见心醉。细观此件潘惊石早期作品,刀法流畅,结构得体,深得传统雕刻技艺之神髓,其圆雕古兽钮,前蹲后踞,扭颈回首,形体准确,姿态舒弛自然,表情闲适而不失威猛。雕刻风格虽然简洁,细节处却一丝不苟。无论是须发、尾部的开丝,还是章体平台四周的青铜器风格龙纹,无不极尽细腻整饬,与兽钮本身的简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有大将之风。

  在不断的创新与磨砺之后,潘凉石逐渐摆定式,逐步完善了自身的艺术风格。二号矿石狮钮印章则是他的创作风格成熟之后的经典之作,石材选则较为罕见的橘黄色二号矿石雕琢,圆雕古狮,造型饱满,风格虽简,但形体准确,肌肉虬结处充满力度,须发处的开丝尤其细腻流畅,十分精美。潘惊石曾经以《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神兽为原型进行提炼,创作出一系列古荒神兽印钮,此次专场也征集到此系列的部分作品,颇引人关注。其中一枚狰钮方章堪称经典,材质为水洞高山石,石质凝腻,肌理遍布细密均匀的桃花点,浓淡掩映,娇美无比。印钮圆雕上古蛮荒神兽“狰”,典出《山海经・西山经》:“……章莪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在潘大师的刀笔之下,这头上古神兽俯身回首,神情驯顺而不失威猛,颇具传统雕刻之韵味。

  《青溪赤龙图》臂搁与《河伯》方章则是潘惊石近年来开创的另一种风格之作。这一系列的作品中作者以精到的开丝技法刻画江河湖海,可谓独具魅力,不论是技法还是风格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青溪赤龙图》与《河伯》中,作者以细密的开丝表现浪花翻卷、浩瀚无垠的江河,纤毫毕现,器虽小而气场波澜壮阔,呼之欲出,以小见大、计黑当白,足见作者技法运用之大胆,实为不可多得的赏玩精品,经得起再三揣摩。

  特别令人大开眼界的,当属大师近期代表作品《四灵套章》,四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这组套章分别以艾叶绿、白色汶洋石、红芙蓉、月尾紫对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枚印章石材俱都温润纯净,通体一色,质地均属上佳,而颜色对应巧妙,雕工亦属一流,四枚一组,气象万千,颇有夺造化之妙,实为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据悉,这套作品还获得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注册,已经有收藏家见过此套件并有意收藏,潘惊石大师为促成首次寿山石雕名家专场拍卖,遂婉拒几位藏家美意,将这套经典藏品送拍,也使他的首次个人专场拍卖分量十足,堪称完美首秀。

  作为福建东南最具品牌效应的拍卖专场,今年寿山石雕珍品夜场则荟聚了众多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上造诣颇高的名家作品,并迭择了最能代表不同寿山石雕刻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组成专场。

  如传统艺术家陈达,其作品颇具文土风骨,在珍品夜场中有两件他的作品上拍。其一为芙蓉石文字博古对章,石质本身颜色洁白纯净、细腻温润,犹如凝脂。作品为六面方印,四面雕琢纹饰取自清中期仿古玉器纹理,雕工极为工整精美,比例匀亭,格局大气,随后一分为二,从剖开的一面开窗,做“沙地阳文”钟鼎文字。这套对章在形式美上已经到达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更体现了作者别具一格的巧妙构思。另一件陈达作品博古镇纸,材质为坑头晶石。坑头晶产自寿山坑头洞,属水坑,因其特别明澈莹润,故以“晶”为名。这对坑头晶石通体洁白,坚结致密,如冷露凝冰。肌理中有烟雾般暗花氤氲,美不胜收。整件作品以博古纹雕刻镇纸,正面为竹节状开窗刻“沙地阳文”钟鼎文,辅以青铜饕餮纹与落款印章。背面则为青铜朱雀纹,并以阴文小篆题“龙吟”“虎啸”。整件作品比例匀亭,形制规整,雕工与打磨均极尽工稳细致,流露出的浓浓古意与书香,令人心骛神游,见之忘俗。

  另一位寿山石雕刻大师林文举,秉承寿山石雕西门派传统薄意雕刻技艺,既有家学渊源,又有扎实的国画基础,同时又私淑于林清卿,潜心研究,得其真谛,尤擅鸟竹薄意,其创作手法丰富多变,匠心独运,作品集文学、书画、雕刻于一体,在薄意创意上颇有建树,并在海内外久享盛誉。本场拍品荔枝洞石《赏竹》薄意方章就是其经典作品之一,这枚荔枝洞石质地纯洁细腻,毫无瑕疵。以薄意雕刻“赏竹”,人物清雅隽逸,而竹则尽显清雅劲秀的风姿。线条挺劲,布局疏朗,如一副标准的文人手卷,诗情画意扑面而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之子郭祥雄是一位在印钮雕刻艺术上造诣极深的艺术家,本次夜场的一套龙钮对章则是他的经典作品,这件作品材质为高山石,红黄二色,不甚通明,色层分明,红如朱砂,黄如蜜蜡,浓艳夺目。作者依型就势以自然格局圆雕龙钮,红色为章体,黄色为龙身,并以浅浮雕在连接处雕刻水波云纹,雕刻工稳,造型准确,加之浓烈的色彩,有先声夺人之势。郭祥雄的作品通常具有典雅大气、华丽庄重的宫廷风格,惜英年早逝,其作品更显弥足珍贵。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目睹过绥德石狮的风采。当时在我的出生地宁夏灵武市城内的街心公园里,远道从陕北运来了一对石狮。这两尊石狮是用清一色石头雕刻塑造出来的圆雕作品,高约1.5米左右,底座略长。造型为半蹲式,两条后腿均弯曲伏地,一条前腿直蹬底座,另一条则各踩一颗小球(也叫金钱儿),后背各跶一只顽皮的小狮子。这雌雄石狮均带项圈和铃子,嘴巴张开,一只内含石珠,身体都朝向前方,翘首相对,酷似一家在亲昵、嬉戏、愉快团聚,又像守门的“卫士”一般威武。他们造型优美、生动、自然、传神,富有民间艺术的夸张、浪漫色彩,充分体现其雕刻之高超技艺。

  成年后,我终于有机会回到陕北老家,在绥德这一陕北石雕艺术的产地驻足数日,深为绥德城外所修建的群狮大桥上的石雕艺术所吸引。站在这淳朴绥德汉子的艺术珍品前,我竟痴迷其中,一连几天,每天流连忘返于此。那些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狮,原比在家乡看到的更美、更奇、更惊人。塑造在大桥两旁各桥头、栏杆、中档上的群狮众多,但几乎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他们大小有别、神态各异,真可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跃跃欲试。这些迷人的艺术品着实将我带入了狮子的王国里,它放佛告诉我:眼前的石狮正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品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强精神,那种睡狮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除了大小石狮的圆雕作品之外,栏杆中档和桥头旁还有很多的石狮浮雕。此外大桥两头拔地而起的盘龙柱也别有一番趣味。浮雕内容不论是反映古代神话故事、还是描述民间故事传说,或是体现时代特征,都无不烘托出陕北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是陕北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此外在绥德还有巧夺天工、鲜为人知的炕头石狮。1986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挑选的234尊炕头石狮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强烈反响,国内外美术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一“狮林奇观”是继“栓马桩”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炕头石狮虽也遍及陕北各地,但绥德仍然独树一帜,全县23个乡镇,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目前所存的石狮除少数是出自仍旧在世的老艺人之手,其余绝大部分都已经无法确定其创作年代和作者了,由此可以看出其艺术的传承已相当久远。这种炕头石狮小巧玲珑,最大的不过25厘米高,最小的只有2厘米左右,雕刻技艺精湛,模样、神态各不相同,数百件中没有一尊是重复之作。它被陕北人民视为家宝而代代相传,作为消灾免灾的神圣吉祥之物,其用途除了作为装饰品的存在更有实际的用途,那便是栓小孩,以免小孩掉下炕头而起的安全效应。

  整个绥德石狮在中外石雕艺术中固然还只是一个小分支,但它的文化流程却是十分深远的。早在三千多年前,陕北的石雕艺术就已出现。1983年,在陕北请柬县李家崖村西鬼方部族的古城遗址中所出土的,距今约有三千年左右的一尊石雕人像就是一例。它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也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造型最大的石雕人像。87年在陕北志丹县永宁乡发现了分布在20米高的崖畔上,有五孔石窟,其中有不少圆雕石刻。他们造型优美、自然、匀称。这两大发现均为陕北石刻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切实的历史依据。更为重要的是绥德辛店乡延家岔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的雄狮浮雕正是陕北石狮雕刻艺术的见证。

搜索